王鼎楠
五行属性火木组合,木生火,火旺。这种组合的人心慈手软,待人诚恳,外表乐观,但有时容易冲动。其人意志坚定,思想正确,常有贵人相助,可依靠自己的努力取得事业上的成功。
名字五行
| 名字 | 王 | 鼎 | 楠 |
| 拼音 | wáng | dĭng | nán |
| 五行 | 土 | 火 | 木 |
名字含义
王:地位、圣帝明王、学识,意指德高望重、学识渊博、功成名就。用作人名意指聪明、学识高、有独到之处之义;
鼎:正当、正在、鼎力协助、重器,意指顶天立地、委以重任、成熟稳重。用作人名意指顶天立地、为人正直、坚毅、大之义;
楠:楠木、香木、水楠、香楠,指顶天立地、卓而不凡、雍容华贵。用作人名意指踏实、稳重、高贵、非凡之义;
字型结构
字型结构
| 汉字 | 王 | 鼎 | 楠 |
| 部首 | 王 | 鼎 | 木 |
| 结构 | 单一 | 上下 | 左右 |
| 笔画 | 4 | 12 | 13 |
| 康熙笔画 | 5 | 13 | 13 |
字形点评
【王鼎楠】名字部首和结构符合审美字形,利于书写,整体匀称,体态平衡,收放有致。
起名提示
王姓的笔画4,结构为单一,起名用字要注意整体字形的协调与美观。名的形体犹如人的形体,好的名字讲究体态自然,繁简有致,轻重相宜。
音调音律
音调分析
| 汉字 | 王 | 鼎 | 楠 |
| 拼音 | wáng | dĭng | nán |
| 音调 | 阳平 | 上声 | 阳平 |
| 声母 | w (唇音) | d (舌尖音) | n (舌尖音) |
| 韵母 | ang (开口呼音) | ing (齐口呼音) | an (开口呼音) |
声母分析
名字第2字,第3字的发音部位相同,发音比较费力,比较别扭,读起来会有绕口的感觉,听感不好。韵母分析
名字第1字,第3字的韵母相似,发音相对费力,读起来缺少变化,听感不清晰。起名提示
王姓的声母属于唇音,注意选取符合音律美的标准,应当是名和姓的声母不同组,韵母不同类。主要是由于名和姓的声韵异组异类使声音有了变化,因而读起来顺口,听起来悦耳。
诗词来源
古诗名句
1.鼎罗仙掖里,觞拜琐闱前。 ——王湾《丽正殿赐宴同勒天前烟年四韵应制》
2.鼎磨云外首山铜,瓶携江上中泠水。 ——范仲淹《和章岷从事斗茶歌》
3.天子春秋鼎盛,行义未过,德泽有加焉,犹尚如是,况莫大诸侯权力且十此者乎! ——贾谊《治安策》
4.进与退吾无归兮,甘脂润乎鼎镬。 ——柳宗元《惩咎赋》
5.取上自三代,下迄五季,钟、鼎、甗、鬲、盘、匜、尊、敦之款识,丰碑、大碣,显人、晦士之事迹,凡见于金石刻者二千卷,皆是正伪谬,去取褒贬,上足以合圣人之道,下足以订史氏之失者,皆载之,可谓多矣。 ——李清照《金石录后序》
6.鼎既成,有龙垂胡珣下迎黄帝。 ——司马迁《史记·封禅书》
7.想升龙于鼎湖,岂时俗之足慕。 ——张衡《西京赋》
8.黄帝铸鼎于荆山,炼丹砂。 ——李白《飞龙引二首·其一》
9.永愿拯刍荛,孰云干鼎镬! ——高适《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》
10.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,其弓曰乌号。 ——司马迁《鼎湖升天》
相关成语
1.革故鼎新 ——除去旧的;建立新的。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改革。
2.一言九鼎 ——一句话的分量就有九鼎那么重。形容能起决定作用的言论或意见。
3.片言九鼎 ——比喻说话力量大,能起很大作用或指人说话十分守信。
4.春秋鼎盛 ——人年龄正处在旺盛、强壮之际。旧时比喻人正当壮年;精力充沛。
5.鼎鼎有名 ——非常有名。
6.鼎鼎大名 ——很大的名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