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绍博
五行属性金水组合,金生水,水旺。这种组合的人有智谋,富有决断力和执行力,领导力强。其人意志坚定,做事有计划,有耐心,能团结众人,调配各种资源来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,成就一番大事业。
名字五行
| 名字 | 唐 | 绍 | 博 |
| 拼音 | táng | shào | bó |
| 五行 | 火 | 金 | 水 |
名字含义
唐:唐朝、殷实、光辉、兴旺,意指五谷丰登、繁荣昌盛、蓬勃发展。用作人名意指繁荣、富贵、兴旺发达之义;
绍:继承、连续、介绍、引见,意指子承父业、一脉相承生生不息。用作人名意指传承、发扬光大、开拓创新之义;
博:博识、博闻、博洽、丰富,指博学多才、拼搏进取、心胸宽广。用作人名意指博大、渊博、包容、奋进之义;
字型结构
字型结构
| 汉字 | 唐 | 绍 | 博 |
| 部首 | 口 | 纟 | 十 |
| 结构 | 左上包围 | 左右 | 左右 |
| 笔画 | 10 | 8 | 12 |
| 康熙笔画 | 10 | 11 | 12 |
字形点评
【唐绍博】名字部首和结构符合审美字形,利于书写,整体匀称,体态平衡,收放有致。
起名提示
唐姓的笔画10,结构为左上包围,起名用字要注意整体字形的协调与美观。名的形体犹如人的形体,好的名字讲究体态自然,繁简有致,轻重相宜。
音调音律
音调分析
| 汉字 | 唐 | 绍 | 博 |
| 拼音 | táng | shào | bó |
| 音调 | 阳平 | 去声 | 阳平 |
| 声母 | t (舌尖音) | sh (舌根音) | b (唇音) |
| 韵母 | ang (开口呼音) | ao (开口呼音) | o (开口呼音) |
声母分析
名字第1字为t舌尖音,第2字为sh舌根音,第3字为b唇音,区别大,字音比较清晰,语音辨识度高。韵母分析
名字的发声区别度高,听感比较清晰,美妙动听,易于传播起名提示
唐姓的声母属于舌尖音,注意选取符合音律美的标准,应当是名和姓的声母不同组,韵母不同类。主要是由于名和姓的声韵异组异类使声音有了变化,因而读起来顺口,听起来悦耳。
诗词来源
古诗名句
1.绍兴八年十一月日,右通直郎枢密院编修臣胡铨,谨斋沐裁书,昧死百拜,献于皇帝陛下。 ——胡铨《戊午上高宗封事》
2.上问博士曰:湘君何神? ——司马迁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
3.博闻强识,明於治乱,娴于辞令。 ——司马迁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4.梁世士大夫,皆尚褒衣博带,大冠高履,出则车舆,入则扶侍,郊郭之内,无乘马者。 ——颜之推《涉务》
5.金陵有居士杨文会者,博览教乘,熟于佛故,以流通经典为己任。 ——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6.君子多知而择焉,博学而算焉,多言而慎焉。
7.光乃引延年给事中,阴与车骑将军张安世图计,遂召丞相、御史、将军、列侯、中二千石、大夫、博士会议未央宫。 ——班固《霍光传(节选)》
8.知者不博,博者不知。
9.冠冕群伦盛名鼎鼎,贽襄大礼博士峨峨。
10.思九州之博大兮,岂惟是其有女? ——屈原《离骚》
相关成语
1.博学宏才 ——学识广博,有多方面的才能。
2.博学洽闻 ——学问广博,见识丰富。
3.博学多才 ——学识广博;有各方面的才能。
4.由博返约 ——指做学问人广博出发,继而务精深,最终达到简约。
5.博洽多闻 ——知识丰富,见闻广博。
6.高才博学 ——才能高超,学问广博。
7.博古知今 ——通晓古今的事情。形容知识渊博。
8.博识洽闻 ——见多识广,学识博大。
9.通今博古 ——现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。形容知识渊博。
10.仁言利博 ——指有仁德的人说一句话,别人就能得到很大的好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