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梓召
五行属性木火组合,木生火,火旺。这种组合的人富有仁慈心,外表乐观,待人诚恳,交友甚广,做事有计划。其人意志坚定,注重实际与工作,耐性佳,能克苦耐劳,创立属于自己的事业。
名字五行
| 名字 | 李 | 梓 | 召 |
| 拼音 | lĭ | zĭ | zhào |
| 五行 | 火 | 木 | 火 |
名字含义
李:桃李、李子、李花、李树,意指硕果累累、受益匪浅、春华秋实。用作人名意指成果、成就、功绩之义;
梓:梓树、桑梓、故乡、桑梓,意指生机勃勃、英姿飒爽、积极进取。用作人名意指生机勃勃、茁壮成长、自强不息之义;
召:呼唤、朝奏、夕召、呼唤,意指具有一呼百应、高瞻远瞩、雄才伟略。用作人名意指具有领导才能、组织能力之义;
字型结构
字型结构
| 汉字 | 李 | 梓 | 召 |
| 部首 | 木 | 木 | 口 |
| 结构 | 上下 | 左右 | 上下 |
| 笔画 | 7 | 11 | 5 |
| 康熙笔画 | 7 | 11 | 5 |
字形点评
【李梓召】名字部首和结构符合审美字形,利于书写,整体匀称,体态平衡,收放有致。
起名提示
李姓的笔画7,结构为上下,起名用字要注意整体字形的协调与美观。名的形体犹如人的形体,好的名字讲究体态自然,繁简有致,轻重相宜。
音调音律
音调分析
| 汉字 | 李 | 梓 | 召 |
| 拼音 | lĭ | zĭ | zhào |
| 音调 | 上声 | 上声 | 去声 |
| 声母 | l (舌尖音) | z (舌尖前音) | zh (舌根音) |
| 韵母 | i (齐口呼音) | i (齐口呼音) | ao (开口呼音) |
声母分析
名字第1字为l舌尖音,第2字为z舌尖前音,第3字为zh舌根音,区别大,字音比较清晰,语音辨识度高。韵母分析
名字整体的韵母相似,发音相对费力,读起来缺少变化,听感不清晰。起名提示
李姓的声母属于舌尖音,注意选取符合音律美的标准,应当是名和姓的声母不同组,韵母不同类。主要是由于名和姓的声韵异组异类使声音有了变化,因而读起来顺口,听起来悦耳。
诗词来源
古诗名句
1.于是召而数之公前,曰:烛邹,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,是罪一也;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,是罪二也;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,是罪三也。 ——刘向《晏子谏杀烛邹》
2.于是六国之士,有宁越、徐尚、苏秦、杜赫之属为之谋,齐明、周最、陈轸、召滑、楼缓、翟景、苏厉、乐毅之徒通其意,吴起、孙膑、带佗、倪良、王廖、田忌、廉颇、赵奢之伦制其兵。 ——司马迁《陈涉世家》
3.是时朝廷多举伋可为大司空,帝以并部尚有卢芳之儆,且匈奴未安,欲使久于其事,故不召。 ——范晔《郭伋传(节选)》
4.上悦之,召拜翰林学士,历左拾遗。 ——辛文房《白居易传》
5.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,未及三年,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。 ——归有光《吴山图记》
6.拱木於林衡,授全模於梓匠。 ——左思《三都赋》
7.谓荆衡之杞梓,庶江汉之可恃。 ——庾信《哀江南赋》
8.《鹊巢》《驺虞》之德,诸侯之风也,先王之所以教,故系之召公。 ——佚名《诗大序》
9.绯衣人笑曰:帝成白玉楼,立召君为记。 ——李商隐《李贺小传》
10.又召元丰至,见其憨状可掬,笑曰:此可以作天子耶? ——蒲松龄《小翠》
相关成语
1.召父杜母 ——召信臣与杜诗先后任南阳太守,行善政。称赞地方官政绩显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