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议锶
五行属性木金组合,金克木,金旺。这种组合的人心底善良,待人诚恳,但也顽强固执,处事容易冲动,常因一怒而招来不可收拾的后果。其人意志不坚定,思想事业多变化,耐性欠佳,多会受到环境或他人的迫害,难得平安。
名字五行
名字 | 刘 | 议 | 锶 |
拼音 | liú | yì | sī |
五行 | 火 | 木 | 金 |
名字含义
刘:克制、胜过、刘姓、赢得,意指能战胜困难、骁勇善战、坚毅不拔。用作人名意指能坚强、勇往直前、意志刚强之义;
议:协商、集思广益、探讨,意指仗义执言、行不苟合、金玉良言。用作人名意指有见地、见解独到之义;
锶: 锶矿、金属元素,意指热情大方、坚定不移、行成于思。用作人名意指热情、坚定、聪明之义;
字型结构
字型结构
汉字 | 刘 | 议 | 锶 |
部首 | 刂 | 讠 | 钅 |
结构 | 左右 | 左右 | 左右 |
笔画 | 6 | 5 | 14 |
康熙笔画 | 15 | 20 | 17 |
字形点评
【刘议锶】名字部首和结构符合审美字形,利于书写,整体匀称,体态平衡,收放有致。
起名提示
刘姓的笔画6,结构为左右,起名用字要注意整体字形的协调与美观。名的形体犹如人的形体,好的名字讲究体态自然,繁简有致,轻重相宜。
音调音律
音调分析
汉字 | 刘 | 议 | 锶 |
拼音 | liú | yì | sī |
音调 | 阳平 | 去声 | 阴平 |
声母 | l (舌尖音) | y (唇音) | s (舌尖前音) |
韵母 | iu (复韵母) | i (齐口呼音) | i (齐口呼音) |
声母分析
名字第1字为l舌尖音,第2字为y唇音,第3字为s舌尖前音,区别大,字音比较清晰,语音辨识度高。韵母分析
名字第2字,第3字的读音相似,比较绕口难读,不好听也不嘹亮。起名提示
刘姓的声母属于舌尖音,注意选取符合音律美的标准,应当是名和姓的声母不同组,韵母不同类。主要是由于名和姓的声韵异组异类使声音有了变化,因而读起来顺口,听起来悦耳。
诗词来源
古诗名句
1.常朝之外,即文华、武英二殿,仿古内朝之意,大臣三日或五日一次起居,侍从、台谏各一员上殿轮对;诸司有事咨决,上据所见决之,有难决者,与大臣面议之;不时引见群臣,凡谢恩辞见之类,皆得上殿陈奏。 ——王鏊《亲政篇》
2.若必专已守残,党同门,妒道真,违明诏,失圣意,以陷于文吏之议,甚为二三君子不取也。 ——班固《汉书·刘歆传》
3.至是又将凿邓艾沟,与颍河并,且凿黄堆,注之于淮,议者多欲従之。 ——苏辙《东坡先生墓志铭》
4.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,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? ——韩愈《争臣论》
5.既出,因时时随诸兄后,听其议论。 ——全祖望《万贞文先生传》
6.凡趣徒役者聚而议曰:虎始者功百而变常,乐成者利十而易业;一隅何幸,二者尽就! ——张九龄《开凿大庾岭路序》
7.问其官,则曰谏议也;问其禄,则曰下大夫之秩秩也;问其政,则曰我不知也。 ——韩愈《争臣论》
8.与谷城公吐万绪平江南,授通议大夫。 ——佚名《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》
9.一日,谏议入厩,不见是马,因诘仆:彼马何以不见? ——朱熹、李幼武撰《陈谏议教子》
10.下廷臣博议,司业赵贞吉请勿许。 ——张廷玉《沈链传(节选)》
相关成语
1.力排众议 ——竭力排除或驳倒各个人的议论;使自己的主张占上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