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博含
五行属性水水组合,两水比和,水旺。这种组合的人有智谋,有才华,做事都能经过仔细考虑,观察力强。其人意志坚定,为自己理想不断奋斗,耐性佳,能忍受艰苦,若能团结和信任他人,则必定会取得大的成功。
名字五行
| 名字 | 宋 | 博 | 含 |
| 拼音 | sòng | bó | hán |
| 五行 | 金 | 水 | 水 |
名字含义
宋:宋代、南宋、宋词、宋朝,意指温文儒雅、举止娴雅、人品高尚。用作人名意指优雅、高尚之义;
博:博识、博闻、博洽、丰富,指博学多才、拼搏进取、心胸宽广。用作人名意指博大、渊博、包容、奋进之义;
含:理解、蕴含、容纳、宽广,意指德才兼备、博大精深。用作人名意指宽宏大度、品行高洁、博大精深之义;
字型结构
字型结构
| 汉字 | 宋 | 博 | 含 |
| 部首 | 宀 | 十 | 口 |
| 结构 | 上下 | 左右 | 上下 |
| 笔画 | 7 | 12 | 7 |
| 康熙笔画 | 7 | 12 | 7 |
字形点评
【宋博含】名字部首和结构符合审美字形,利于书写,整体匀称,体态平衡,收放有致。
起名提示
宋姓的笔画7,结构为上下,起名用字要注意整体字形的协调与美观。名的形体犹如人的形体,好的名字讲究体态自然,繁简有致,轻重相宜。
音调音律
音调分析
| 汉字 | 宋 | 博 | 含 |
| 拼音 | sòng | bó | hán |
| 音调 | 去声 | 阳平 | 阳平 |
| 声母 | s (舌尖前音) | b (唇音) | h (舌尖后音) |
| 韵母 | ong (开口呼音) | o (开口呼音) | an (开口呼音) |
声母分析
名字第1字为s舌尖前音,第2字为b唇音,第3字为h舌尖后音,区别大,字音比较清晰,语音辨识度高。韵母分析
名字第1字,第2字的韵母相似,发音相对费力,读起来缺少变化,听感不清晰。起名提示
宋姓的声母属于舌尖前音,注意选取符合音律美的标准,应当是名和姓的声母不同组,韵母不同类。主要是由于名和姓的声韵异组异类使声音有了变化,因而读起来顺口,听起来悦耳。
诗词来源
古诗名句
1.阴晴显晦,昏旦含吐,千变万状,不可殚纪,覶缕而言,故云甲庐山者。 ——白居易《庐山草堂记》
2.倚沼畦瀛兮,遥望博。 ——屈原《招魂》
3.朝朝含笑复含颦,人间相媚争如许。 ——王国维《踏莎行·绝顶无云》
4.静若含珠,动若木发;静若无人,动若赴的,此为澄清到底。
5.一栏红药,倚风含露。 ——晁补之《金凤钩·送春》
6.含辞未吐,气若幽兰。 ——曹植《洛神赋》
7.嚚、顽、朱、均惕复惠兮,桀、跖、鬻、博儡以顿悴。 ——王褒《洞箫赋》
8.是物含情知爱惜,莺声声里唤春深。 ——黄图安《闲咏二绝》
9.含笑整衣开绣户,斜敛手,下阶迎。 ——和凝《江城子·斗转星移玉漏频》
10.登降饪宴之礼既毕,因相与嗟叹玄德,谠言弘说,咸含和而吐气,颂曰:盛哉乎斯世! ——班固《东都赋》
相关成语
1.博学洽闻 ——学问广博,见识丰富。
2.仁言利博 ——指有仁德的人说一句话,别人就能得到很大的好处。
3.博学多才 ——学识广博;有各方面的才能。
4.博识多通 ——指学识广博,精通事理。
5.含冤莫白 ——指有冤屈无处申诉、无法昭雪。
6.博物君子 ——指博学多识的人。
7.博学多识 ——学问广博,见识丰富。
8.博观约取 ——广泛地阅览,扼要地选取。
9.高才博学 ——才能高超,学问广博。
10.博学宏才 ——学识广博,有多方面的才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