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冬浩
五行属性火水组合,水克火,水旺。这种组合的人虽然聪明机智,但凡事好争好斗,容易得罪人,常会发生无谓的纠纷。其人意志不坚定,易受迷惑,耐性也不佳,常会遭受意外的失败和打击。
名字五行
| 名字 | 唐 | 冬 | 浩 |
| 拼音 | táng | dōng | hào |
| 五行 | 火 | 火 | 水 |
名字含义
唐:唐朝、殷实、光辉、兴旺,意指五谷丰登、繁荣昌盛、蓬勃发展。用作人名意指繁荣、富贵、兴旺发达之义;
冬:季节、冬月、冬令、最后,用指冰清玉洁、文静内敛、乐于助人。用作人名意指温暖、文静、慈爱之义;
浩:浩气、浩瀚、浩大,指浩然正气、学识渊博、力挽狂澜。用作人名意指正义、勇气、清新俊逸之义;
字型结构
字型结构
| 汉字 | 唐 | 冬 | 浩 |
| 部首 | 口 | 夂 | 氵 |
| 结构 | 左上包围 | 上下 | 左右 |
| 笔画 | 10 | 5 | 10 |
| 康熙笔画 | 10 | 18 | 11 |
字形点评
【唐冬浩】名字部首和结构符合审美字形,利于书写,整体匀称,体态平衡,收放有致。
起名提示
唐姓的笔画10,结构为左上包围,起名用字要注意整体字形的协调与美观。名的形体犹如人的形体,好的名字讲究体态自然,繁简有致,轻重相宜。
音调音律
音调分析
| 汉字 | 唐 | 冬 | 浩 |
| 拼音 | táng | dōng | hào |
| 音调 | 阳平 | 阴平 | 去声 |
| 声母 | t (舌尖音) | d (舌尖音) | h (舌尖后音) |
| 韵母 | ang (开口呼音) | ong (开口呼音) | ao (开口呼音) |
声母分析
名字第1字,第2字的发音部位相同,发音比较费力,比较别扭,读起来会有绕口的感觉,听感不好。韵母分析
名字的发声区别度高,听感比较清晰,美妙动听,易于传播起名提示
唐姓的声母属于舌尖音,注意选取符合音律美的标准,应当是名和姓的声母不同组,韵母不同类。主要是由于名和姓的声韵异组异类使声音有了变化,因而读起来顺口,听起来悦耳。
诗词来源
古诗名句
1.野客预知农事好,三冬瑞雪未全消。 ——戴复古《除夜》
2.庚寅冬,予自小港欲入蛟洲城,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。 ——周容《渡者之言》
3.婆婆,此后遇着冬时年节,月一十五,有瀽不了的浆水饭,瀽半碗儿与我吃;烧不了的纸钱,与窦娥烧一陌儿。 ——关汉卿《窦娥冤(节选)》
4.是天外空汗漫,但长风浩浩送中秋? ——辛弃疾《木兰花慢·可怜今夕月》
5.静求元精理,浩荡难倚赖。 ——杜甫《病柏》
6.浩荡故园思,汶水日悠悠。 ——王恽《水调歌头·送王修甫东还》
7.余之浩气兮,化为风霆;余之精魂兮,变为日星。 ——张煌言《放歌》
8.残柳宫前空露叶,夕阳川上浩烟波。 ——刘沧《经炀帝行宫》
9.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,谓之节;节者,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。 ——刘伯温《尚节亭记》
10.我善养吾浩然之气。
相关成语
1.声势浩大 ——声威和气势非常浩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