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扬振
王扬振名字寓意发扬光大、振兴崛起,其中“扬”象征高举传播、积极进取,“振”代表振兴振奋、精神昂扬,整体表达事业蓬勃、才华卓越的期许,寄托了成就非凡、为社会贡献力量的积极愿景。
五行属性火火组合,两火比和,火旺。这种组合的人外表乐观而豪爽,人缘很好,但个性喜怒无常,感情忽冷忽热,容易意气用事。其人意志坚定,可依靠自己的努力,取得成功,声名远播。
名字五行
名字 | 王 | 扬 | 振 |
拼音 | wáng | yáng | zhèn |
五行 | 土 | 火 | 火 |
名字含义
王:地位、圣帝明王、学识,意指德高望重、学识渊博、功成名就。用作人名意指聪明、学识高、有独到之处之义;
扬:称颂、传播、向上、飘动,意指口碑载道、赞不绝口、连连称赞。用作人名意指奋发、上进、流芳百世之义;
振:奋起、兴起、振奋、振作,指发奋图强、精神抖擞、振兴中华。用作人名意指发奋图强、意气奋发、振国安邦;
字型结构
字型结构
汉字 | 王 | 扬 | 振 |
部首 | 王 | 扌 | 扌 |
结构 | 单一 | 左右 | 左右 |
笔画 | 4 | 6 | 10 |
康熙笔画 | 5 | 18 | 11 |
字形点评
【扬振】之间笔画差别不大搭配和谐,感官舒适,视觉效果好。
起名提示
王姓的笔画4,结构为单一,起名用字要注意整体字形的协调与美观。名的形体犹如人的形体,好的名字讲究体态自然,繁简有致,轻重相宜。
音调音律
音调分析
汉字 | 王 | 扬 | 振 |
拼音 | wáng | yáng | zhèn |
音调 | 阳平 | 阳平 | 去声 |
声母 | w (唇音) | y (唇音) | zh (舌根音) |
韵母 | ang (开口呼音) | ang (开口呼音) | en (开口呼音) |
声母分析
名字第1字为w唇音,第2字为y唇音,第3字为zh舌根音,区别大,字音比较清晰,语音辨识度高。韵母分析
名字第1字,第2字的读音相似,比较绕口难读,不好听也不嘹亮。起名提示
王姓的声母属于唇音,注意选取符合音律美的标准,应当是名和姓的声母不同组,韵母不同类。主要是由于名和姓的声韵异组异类使声音有了变化,因而读起来顺口,听起来悦耳。
诗词来源
古诗名句
1.昔仲宣独步于汉南,孔璋鹰扬于河朔,伟长擅名于青土,公干振藻于海隅,德琏发迹于大魏,足下高视于上京。 ——曹植《与杨德祖书》
2.砰扬稃以振尘,繣瓦解而冰泮。 ——潘安《西征赋》
3.微风拂之,声如暗泉飒飒走石濑;稍大,则如奏雅乐;其大风至,则如扬波涛,又如振鼓,隐隐有节奏。 ——刘基《松风阁记》
4.振绿叶以葳蕤,吐芬葩而扬荣。 ——曹丕《沧海赋》
5.振声激扬,伺者因此觉知。 ——范晔《张衡传》
6.乃扬眉而荡目,振袖而抚裳,令缓辔而纵策,遂风起而云翔。 ——阮籍《大人先生传》
7.扬雄没而《法言》大兴,马迁生而《史记》未振。 ——柳宗元《与友人论为文书》
8.春风十里扬州路,卷上珠帘总不如。 ——杜牧《赠别二首·其一》
9.墓旁有丹徒钱烈女之冢,亦以乙酉在扬,凡五死而得绝,特告其父母火之,无留骨秽地,扬人葬之于此。 ——全祖望《梅花岭记》
10.十年一觉扬州梦,赢得青楼薄幸名。 ——杜牧《遣怀》
相关成语
1.扬长避短 ——发扬长处;避开短处。
2.隐恶扬善 ——隐蔽别人的坏处;宣扬别人的好处。
3.金声玉振 ——用钟发声;用磬收韵;集六音之大成。形容声音动听。也比喻德行高尚;才学卓绝;比喻文辞优美。
4.我武惟扬 ——形容威武凌厉,奋发向上的样子。
5.神采飞扬 ——脸上的神态焕发有神。形容人兴奋得意;精神焕发的样子。
6.发蒙振聩 ——声音很大,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。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。
7.海不扬波 ——比喻太平无事。
8.振聋发聩 ——比喻唤醒糊涂、麻木的人。
9.发扬踔厉 ——原指周初《武》乐的舞蹈动作。手足发扬,蹈地而猛烈,象征太公望辅助武王伐纣时勇往直前的意志。后比喻精神奋发,意气昂扬。
10.扬清激浊 ——冲去污水,让清水上来。比喻抨击、清除坏人坏事,表彰、发扬好人好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