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晋博
五行属性火水组合,水克火,水旺。这种组合的人虽然聪明机智,但凡事好争好斗,容易得罪人,常会发生无谓的纠纷。其人意志不坚定,易受迷惑,耐性也不佳,常会遭受意外的失败和打击。
名字五行
| 名字 | 刘 | 晋 | 博 |
| 拼音 | liú | jìn | bó |
| 五行 | 火 | 火 | 水 |
名字含义
刘:克制、胜过、刘姓、赢得,意指能战胜困难、骁勇善战、坚毅不拔。用作人名意指能坚强、勇往直前、意志刚强之义;
晋:晋级、授予、上进、晋封,意指大权在握、积极向上、乐观进取。用作人名意指积极向上、蓬勃发展、位高权重;
博:博识、博闻、博洽、丰富,指博学多才、拼搏进取、心胸宽广。用作人名意指博大、渊博、包容、奋进之义;
字型结构
字型结构
| 汉字 | 刘 | 晋 | 博 |
| 部首 | 刂 | 日 | 十 |
| 结构 | 左右 | 上下 | 左右 |
| 笔画 | 6 | 10 | 12 |
| 康熙笔画 | 15 | 10 | 12 |
字形点评
【刘晋博】名字部首和结构符合审美字形,利于书写,整体匀称,体态平衡,收放有致。
起名提示
刘姓的笔画6,结构为左右,起名用字要注意整体字形的协调与美观。名的形体犹如人的形体,好的名字讲究体态自然,繁简有致,轻重相宜。
音调音律
音调分析
| 汉字 | 刘 | 晋 | 博 |
| 拼音 | liú | jìn | bó |
| 音调 | 阳平 | 去声 | 阳平 |
| 声母 | l (舌尖音) | j (舌面音) | b (唇音) |
| 韵母 | iu (复韵母) | in (齐口呼音) | o (开口呼音) |
声母分析
名字第1字为l舌尖音,第2字为j舌面音,第3字为b唇音,区别大,字音比较清晰,语音辨识度高。韵母分析
名字的发声区别度高,听感比较清晰,美妙动听,易于传播起名提示
刘姓的声母属于舌尖音,注意选取符合音律美的标准,应当是名和姓的声母不同组,韵母不同类。主要是由于名和姓的声韵异组异类使声音有了变化,因而读起来顺口,听起来悦耳。
诗词来源
古诗名句
1.故苻坚欲图晋,而王猛以为不可,谓谢安、桓冲江左之望,是存晋者,二人而已。 ——脱脱等 撰《宋史·杨万里传》
2.使襄子于晋阳也,令不行,禁不止,是襄子无国,晋阳无君也,尚谁与守哉? ——韩非《韩非子·难一》
3.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,公子重耳谓之曰:子盍言子之志于公乎?世子曰:不可。 ——佚名《晋献公杀世子申生》
4.寻源博望侯,结客远相求。 ——虞世南《结客少年场行》
5.熙宁初,举四京学官,第文为优,教授北京国子监,留守文彦博才之,留再任。 ——脱脱等 撰《黄庭坚传》
6.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,精勤不倦,不得道听途说,而言医道已了,深自误哉。 ——孙思邈《大医精诚》
7.羲之俗书趁姿媚,数纸尚可博白鹅。 ——韩愈《石鼓歌》
8.宫之奇谏曰:晋国之使者,其辞卑而币重,必不便于虞。 ——谷梁赤《虞师晋师灭夏阳》
9.晋申生之离殃兮,荆和氏之泣血。 ——刘向《九叹》
10.晋侯使栾枝对曰:寡君闻命矣。 ——左丘明《晋楚城濮之战》
相关成语
1.博识多通 ——指学识广博,精通事理。
2.博洽多闻 ——知识丰富,见闻广博。
3.通今博古 ——现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。形容知识渊博。
4.由博返约 ——指做学问人广博出发,继而务精深,最终达到简约。
5.仁言利博 ——指有仁德的人说一句话,别人就能得到很大的好处。
6.秦晋之好 ——原指春秋时期秦国与晋国两国家世代联姻。后泛指两性之间的联姻或婚配关系。
7.博大精深 ——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而高深。
8.博物君子 ——指博学多识的人。
9.高才博学 ——才能高超,学问广博。
10.博学多才 ——学识广博;有各方面的才能。